

分光測色儀照明方式D/8幾何結構的優勢
分光測色儀根據光源照射角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幾何光路結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照明方式,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照明方式就是D/8,這種照明方式的儀器一般采用積分球結構,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本文對分光測色儀照明方式D/8幾何結構的優勢做了介紹。
分光測色儀照明方式D/8結構原理:
分光測色儀的照明方式D/8是一種應用廣泛且具有獨特優勢的照明觀測條件,“D” 代表漫射照明,模擬類似陰天時自然環境的漫射光效果,使光線從各個方向均勻照射到被測物體表面;“8” 表示在與樣品表面法線成 8° 的方向上進行觀測。在這種照明方式下,光源發出的光進入積分球,經過多次反射變成均勻的漫射光投射到樣品表面,樣品的反射光再次進入積分球,然后在 8° 方向被探測器接收。探測器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經分光處理后測量出不同波長下的光強度,從而計算出樣品的顏色參數。
分光測色儀照明方式D/8結構的優勢
1.可包含或排除鏡面反射光
D/8 照明方式可選擇測量包含鏡面反射SCI(Specular Component Included)和排除鏡面反射SCE(Specular Component Excluded)的數據。測量SCI時,能獲取樣品表面整體外觀的顏色信息,包含光澤對顏色的影響,適用于注重整體視覺效果的產品,如塑料外殼、金屬制品等;測量SCE時,排除了鏡面反射光干擾,更專注于樣品本身的顏色特性,常用于對顏色準確性要求高的領域,如印刷、涂料配色等。
2.模擬人眼視覺效果
這種8°觀測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了人眼在自然環境中觀察物體顏色的方式,測量結果與人眼的視覺感知具有較好的一致性,便于不同人員之間對顏色的交流和評估。
3.測量結果準確可靠
漫射照明使光線均勻分布,8°觀測角度能有效減少因樣品表面的不規則性或方向性反射帶來的測量誤差,測量重復性和可靠性高,可提供較為準確的顏色測量數據。
分光測色儀D/8結構SCI和SCE的區別:
SCI又稱SPIN,在這種模式下,色差儀測量顏色時,會將樣品表面反射光中的鏡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光都納入測量范圍。其工作原理基于積分球,當光線照射到樣品表面后,產生的鏡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光進入積分球,在球內經過多次反射均勻分布,探測器測量這些均勻分布的光線,從而得出包含鏡面反射光影響的樣品顏色數據。該模式測量的結果更接近人眼實際觀察有光澤物體時所看到的顏色,因為人眼觀察有光澤物體時接收到的光線包含了鏡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光,所以SCI模式能更全面地反映物體的外觀顏色,適用于表面有光澤的樣品,如金屬制品、高光澤塑料、涂有亮漆的物體等。
SCE又稱SPEX,此模式下,色差儀在測量時會通過特殊的設計,將樣品表面反射光中的鏡面反射光排除在外,僅對漫反射光進行測量。同樣基于積分球原理,只有漫反射光進入積分球,經多次反射均勻分布后被探測器測量,進而得到僅反映樣品漫反射特性的顏色數據。SCE模式測量的結果專注于樣品本身的顏色特性,對于無光澤或低光澤的樣品,如紙張、紡織品、啞光涂料等,測量結果更能準確反映其真實顏色,因為這類樣品的顏色主要由漫反射光決定,排除鏡面反射光可避免干擾,使測量更精準。